5月10日消息:三大鐵礦石巨頭贏得了價格談判,把鐵礦石價格談判機制從長協機制轉變成季度定價方式,然而全球鋼企依然沒有放棄他們的聲討。與此同時,中國鋼企聲稱,鐵礦石價格談判形勢將在兩三年逆轉。
聲討三巨頭“現在單方面提出定價肯定不合適。上下游產業鏈都應在各自的行業裡獲取應得的價值回報。如果這種關係被打破了,市場一定會把它找回來。”
5月9日,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,作為中方鐵礦石談判代表寶鋼集團的當家人,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表示,當前鐵礦石價格談判的不合理現象,最終還是要靠市場規律來調節。徐樂江表示,當前中國鋼鐵行業用了全球將近70%的礦產量,而三大礦業卻控制了鐵礦石總產量的70%,當鋼企成本增加難以向下游轉移,行業面臨虧損或者生存不下去的時候,市場規律就會發生作用。他表示,這個供求關係兩三年就會扭轉過來。中鋼協會長、武鋼集團董事長鄧崎琳表示,世界鋼鐵業應集體反對鐵礦石談判的不公平定價。鄧崎琳表示,三大礦商的要價是壟斷性的,沒有體現價值規律。
“近幾個月的形勢令業界非常不安。海運鐵礦石和煉鋼焦煤成本上漲了100%,似乎沒有什麼正當理由,而增加主要的礦山公司早已有的利潤就更沒有道理。從一年期合約價轉為季度限價大大增加了波動性,會為鋼鐵使用者帶來不利影響。”國際鋼鐵協會的CEO Ian Christmas表示,目前鐵礦石供應太過於集中於少數幾家公司手中。三招解困? “儘管今年第一季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鋼鐵業都出現了復甦,但經濟效益非常低。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表示,鐵礦石漲價擠壓了鋼鐵業的利潤空間。
對於如何扭轉中國鋼企的被動局面,徐匡迪表示,一是要加強廢鋼利用。二是,加強技術開發,提高低品位礦石的利用效率。此外,海外購買礦山股權也是緩解方式之一。徐匡迪表示,購買礦山30%、最多45%的股份,一則可以規避當地法律限制,不牽扯勞工問題。另一方面,可保證原料來源,即便鐵礦石漲價,鋼企也有收穫,形成利益共同體,不做零和遊戲。對此,Ian Christmas表示,打破三巨頭的壟斷局面,鼓勵新的礦產來源,是我們中期的目標。而新日鐵則表示,現在已成為世界最大鐵礦石進口國的中國,要藉鑑日本鋼企的經驗,參股礦企,與供應商建立起互動、互利互惠的長期鐵礦石供應關係,才能切實保護好中國鋼企的利益。
|